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古人的日常跟你想的有點不一樣

今天要來跟大家說說我們的日常和古人的日常有什麼不一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詞彙和物品我們用的很開心,所以就會誤以為古人也跟我們一樣,但實際上古人跟我們大大不同。 本週的問新聞,將就三個生活語彙帶你追本溯源,看看古人跟我們是否有不同。

其實我們用的「椅子」跟佛教有關係

「椅子」我們不管是上課還是上班都會使用到,但是「椅子」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大家知道嗎? 其實在唐代以前的人是不坐椅子的,所以如果大家有機會看到考究比較仔細的秦漢、三國時代的歷史劇會發現,人們都是席地而坐的,那麼他們都怎麼坐呢?現在有一句成語我們仍然經常聽到,叫做「危襟正坐」,基本上這就是古人的標準坐姿,就是要把腰背打直,屁股坐在後腳跟上。大家可以參考現在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的姿勢,基本上就是席地而坐時的正確姿勢。 那麼椅子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有一說是受到了佛教傳入的影響,人們開始坐椅子是因為由西域傳入的佛像大多都坐在「座」上,「座」是什麼呢?就是佛陀腳下的蓮花,有人因受到這樣的啟發,而設計出了「椅子」,而椅子一開始無腳,類似現在日本的和室椅,後來為了方便移動和站立,才漸漸發展出有「腳」的構造。

「勾心鬥角」其實跟後宮爭寵一點關係都沒有


既然說到了家具,那我們就再來說一個也跟屋子有關的詞彙。近幾年宮鬥劇盛行,不管是紅紅火火的《後宮甄嬛傳》還是《羋月傳》,媒體在報導這些熱門戲劇時「勾心鬥角」都是不免會用上的詞彙。 但是其實「勾心鬥角」原本是中國古代的建築名詞,因為古代的建築都是木造結構,因此在建造房子的時候是以木頭做為卡榫,使木頭和木頭交錯穩固結構,這個木榫與木榫構成的結構,古人稱之為勾心鬥角。而「勾心鬥角」的結構繁複,後人才將此成語引申為對人與人之間的人際角力。

「薪水」好像不夠用,其實不是「錢」不夠


新聞天天都在報,現在的薪水少,民眾總是苦哈哈。「薪水」現在被我們用來指「工作後所得到的報酬」,但在古代,其實並沒有這層涵義,而是指「柴薪」和「用水」,也就是古代生活的必需品,後來才慢慢發展出「日常生活所需花費」的意思,直至清代才有「酬勞」的意思。 那麼在古代的「薪水」又是怎麼說的呢?比較常見的就是「俸祿」和「餉銀」兩種,「俸祿」是文官的薪水,而「餉銀」是軍方、武官的薪水。而歷朝歷代對於「俸祿」的計算方式有些不一樣,有些朝代是發給糧食,有些是發給銀兩,有些是兩者都有的。想必大家一定聽過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其中「五斗米」就是陶淵明的薪資,但是在陶淵明所處的時代,俸祿的計算方式是部分配糧,部分配錢,所以陶淵明所指的五斗米指是他所配到的糧食,而不是他全部的薪水。 那麼到了現代,雖然我們一般指稱工作所得的酬勞為「薪水」,但是在一些正式的官方文書仍然混用了較古的說法,例如政府文官體系的正式文書仍然沿用「薪俸」的說法,而軍警則沿用「薪餉」的說法。 以上,都是古今有異的語詞,了解其中的流變之後,下一回看新聞報導時,或許可以變得更加有趣。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不用「動」的職業運動?



想到運動,你我的腦中可能都有些畫面和回憶,可能是社區公園健走的爺爺奶奶、可能是國球棒球或是台灣在奧運的奪冠熱門項目跆拳道和舉重等等。






甚麼是運動?


事實上,根據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定義,體育活動必須是以體育精神或身體協調能力為基礎的活動。然而某些運動競技的特質,即使沒有身體運動,卻仍被認定為「腦力運動」的運動,例如橋牌和西洋棋。




電子競技算不算運動?


問新聞本周要介紹的「電子競技」(簡稱電競),目前在各國都還未被承認為「運動」(電競到底算不算運動?),但隨著電競產業在各國的發展日益成熟,遊戲產業鏈的產值日益提升,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拋開成見,好好了解這個產業。




不只是玩具


說到電競,大部分的家長會直接聯想到「電玩」,甚至容易將電競與「宅、沉迷、無所事事」做聯想。電子競技顧名思義是以電子遊戲來進行比賽,因此正如同網球員必須熟悉不同質地的場地、球的軟硬度、球拍的規格與材質,電競選手同樣的,必須花時間熟悉遊戲軟體以及硬體設備。讀者可能會說:電腦遊戲不是大家都會玩嗎?事實上要玩得頂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蔡英文總統為代表台灣參賽的兩支隊伍舉辦行前加油會(來源:麗台運動)


鬥智也鬥勇


以全世界目前最熱門的遊戲《英雄聯盟》為例,地圖可以分成上路、中路、下路和野區,五個玩家(召喚師)由系統隨機組成一隊,選擇遊戲中的角色(英雄)與對手五打五捉對廝殺,最先推倒對方主堡的一方獲勝。(想知道更多,這裡有影片)





聽起來有點複雜?還不只呢!這款遊戲中一共有超過120隻英雄,每個英雄有QWER四個技能,分別有不同的施放條件和使用效果;此外,玩家還可以透過修改天賦、符文,或是購買不同道具來改變一隻英雄的角色定位。通常在一場正規的比賽中,10隻英雄是不能重複的,用簡單的數學算起來,一場比賽可能有C(120,10)=3,628,800種可能的英雄組合,而每隻英雄又有4個技能,總共16種不同的接技順序,可見要玩好這項遊戲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理解以及練習的。




職業業餘大不同


在籃球場上,每個人有不同的位置和責任,籃球員可以透過對手的跑動預測接下來球的走向,他們有具體的、可見的目標:球和籃框;而在電競的世界裡,遊戲的流轉是無形的,每個玩家只有部分的視野,資訊的交換和策略即時的應變就因此變得更加重要。在職業玩家的遊戲中,僅僅是0.5秒的視野,就可能扭轉一場比賽的勝負。






資訊、技術、心態,三位一體


當今世界各地的電競發展,已經愈來愈趨專業化。在業餘玩家的世界裡,要打好遊戲或許在操作技術上多費點心思就可以有不錯的成效,然而要進入職業圈,不只是技術,甚至溝通、信任和選手心態都可能是影響一場比賽勝負的關鍵。在當今的職業賽場上,完整的戰隊甚至發展出教練、分析師,甚至心理師等不同專業,分別針對選手的不同層面做調整。


這是一支台灣站隊打輸季後賽之後所釋出的影片,影片中記錄了選手的心路歷程,看得出團隊中的不同角色都有存在的目的,而選手的成就除了個人的努力,也包括後勤團隊的全力幫助。



電競運動去汙名化


2012年,台北暗殺星(TPA, Taipei Assassians)為台灣奪下英雄聯盟的世界冠軍,隊長陳彙中透漏:「集訓時一天練習至少13個小時」。或許正因為電子競技不如其他職業籃球、籃球一樣有太多先天身體條件限制,因此能區別頂尖與普通電競選手的,就只有努力了。




希望透過這次簡單的介紹,讀者可以區分「電子競技」與「不務正業沉淪電動」兩者的差別,還給這些努力的選手該有的榮耀與掌聲。

2016年9月16日 星期五

海洋汙染好近又好遠



20163月,德翔台北貨輪在新北市石門港擱淺、漏油,一時引起了政府以及環保團體的緊張,雖然相關單位在第一時間做出了處理,但是整個油汙的清除卻遲遲拖到了7月才完成。


對於這個新聞一般民眾關心得不多,頂多就是將這條新聞是為一條與環境保育有關的新聞,卻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要去關心我們的海洋環境。


本期問新聞從「德翔台北」事件出發,告訴你為什麼要關心海洋。



漏油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隨著人們海上交通日益發達的今天,在廣闊的世界海域上航行的船隻,每天返往各大洲,貨輪漏油的危機也時有耳聞,但如果你不是居住在海邊的居民,或者是從事深海漁業,我們或許都只是當作科普知識來看待「漏油」新聞。


因為海洋離我們好遠,我們平常喝的水來自水庫,海水並不會進到我們的肚子裡,那好像就沒有什麼擔心的必要。那麼到底為什麼環保人士會如此人心惶惶呢?




令人恐慌重要的原因有幾點,一是因為海水具有流動性,和風一樣,這樣的流動性使海水具有非常強大的傳播力,也就是說浮在海面上的漏油會隨著海水的流動不斷的擴大汙染的範圍,再加上海水的流動性,要把油汙全部清乾淨並不是一項輕鬆的工作,這一點從德翔台北花了近五個月的時間才全部清除完畢就知道,這是一個大工程。


也因為海水的流動性以及清潔的不易,石油在海洋停留的時間越久,有可能造成當地的水中動植物缺氧,或者是這些汙染可能會循著食物鏈進到魚類的肚子裡,再進一步進到你我的腹內,這些都是石油在海上漏油可能會有的危機。


愛護海洋為了他們為了我們





人們與海洋的關係,因為人們久居於大陸之上,於是對海洋的關心就不那麼多,但是在環境保護的觀念日益抬頭的現代社會,還是人們有逐漸看到愛護海洋的重要。



整個生態圈、食物鏈,你永遠不知道會在哪一個時刻點,污染會被你吃下肚,因此,當下次再看到海洋相關新聞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留意與關心。

2016年9月15日 星期四

大珠小珠落玉盤──餐桌上的塑膠微粒


「請問甚麼東西越洗越髒?」




答案是:水!

這題古老的腦筋急轉彎應該曾經讓不少人莞爾一笑,但讀者有沒有想過,我們用過的廢水,最後都排放到哪裡去了呢?在台灣,使用過後的廢水會經過污水處理廠的各項關卡,並將處理過後的「下水」排放到地方的承受水體,例如水圳或是河流中。



海洋把關百密一疏



然而,不論我們將處理過的汙水排放到何處,水最終都將到達海洋,即使有汙水處理廠的層層把關,也不免百密一疏,讓「柔珠」這個小傢伙有機會溜進海洋中,造成嚴重的海洋汙染。



甚麼是柔珠?


在日常生活中,牙膏、洗面乳等清潔產品經常為了產品功效而添加「潔淨粒子」,為的是能夠「軟化角質、增加與皮膚接觸面積」,過去多半添加的是天然的細小粒子,例如:植物核果穀粉或是礦石微粒,這些物質雖然很小,硬度卻偏高。後來隨著科技進步,商人改用「塑膠微粒」取代高成本的天然添加物,由於這些塑膠微粒的硬度較低,因此命名為「柔珠」。根據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的定義,塑膠微粒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碎片。


 柔珠便宜好用,有甚麼不好?


雖然柔珠相較於天然添加物來說已經算柔軟,但是對於皮膚來說,這些顆粒還是可能對角質層造成傷害(不用柔珠,你還是可以放心去角質)。更嚴重的是,由於柔珠顆粒過於細小,汙水處理廠根本沒辦法將柔珠過濾掉,這些小顆粒就隨著河川、水圳到了海洋,形成海洋汙染。






 大珠小珠落玉盤


或許有人會說:「反正我又不喝海水,柔珠排到海裡跟我有甚麼關係?」

關係可大了。第一,塑膠微粒如同吸附劑,容易吸引海中的有機汙染物附著。更可怕的是,這些塑膠微粒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從中淺層的小型魚類到大型的鯨鯊、海底的海葵、海星等,只要是濾食型生物都逃不過誤食柔珠的風險。
依照:小魚>大魚>人類這個食物鏈走下去,人類排放的毒柔珠最終將回到自己的餐盤上。





生物累積作用


然而,情況還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糟一些,人類位於食物鏈的最高層,我們可以來試算一下:

假設一隻小魚體內有10顆的柔珠,而一隻大魚要吃100隻小魚才能得到適當發育,柔珠無法代謝,那麼一隻大魚體內至少就會有1,000顆柔珠。同樣的,假設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總共吃10條大魚,那麼人類的體內就會有10,000顆柔珠。這個毒物累積的過程稱為「生物累積作用」,掠食者位於食物鏈的愈高層級,所攝取到的汙染物質就會愈高。

生物累積作用
圖中的+為有毒物質,隨著消費者層級增加而累積,愈上層的消費者累積毒物愈多。


根據研究,這些柔珠吸附的汙染物質將可能造成海洋生物不孕、畸形,人類吃下肚後,也可能引發癌症以及不孕、畸形等等異常。因此,海洋汙染不僅僅是環境保護學者的事,更是你我大眾應該關心的民生議題。(綠色和平在台灣:給環保署長的一封信)



 攜手打擊塑膠微粒


目前,各國針對塑膠微粒已經相繼訂出法律,美國在2015年通過《無柔珠水域法》明訂20187月起禁止販售相關產品;而台灣則是由民間的「看守台灣協會」長期向立委陳情,20168月底,環保署終於預告草案,目標在2020年起全面禁用塑膠微粒產品。

單單是政府的努力是不夠的,如果讀者看完文章後,願意從自己開始杜絕塑膠微粒,不妨走進自己的浴室,將柔珠相關產品用咖啡濾紙濾掉。選購清潔用品時,可以下載「Beat the Microbeads」這款APP,只要掃瞄條碼,就能知道這項清潔用品是否含有塑膠微粒囉。(看守台灣:打擊塑膠微粒)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小農的美麗與哀愁



近幾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原本規模龐大的食品企業漸漸失去了消費者的信賴,而「小農」在這個時候趁勝追擊,獲得了民眾的青睞。然而,小農真的就比較安全又健康嗎?小農真的沒有缺點嗎?

本期問新聞,帶您了解「小農」在台灣的利與弊。


小農是一群怎麼樣的人?


不知道大家對於「頂新油品」事件還有多少記憶?當時因為油品問題,長期經營食品事業的頂新集團失去了國民的信任,連製作過程不涉及油品的鮮奶也掃到颱風尾,大家紛紛抵制頂新旗下的林鳳營,轉向購買小品牌的乳品,許多自營的農場開啟了他們的全盛時代。

然而,我們對「小農」的了解真的足夠嗎?在台灣人們經常將「小農」和「有機」畫上等號,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小農都是採用有機農法。而且「小農」一詞,對於台灣的農業來說不應該是一群特定的人,因為按照農業規模而言,台灣因為地狹人稠,所以基本上整個農業都是小規模農業,也就是「小型農業」(小農),而不是像美國種玉米那種大型農業,還需要用飛機施肥。

那為什麼「小農」在台灣成了特定族群的指稱?原因是這樣的,農民種植出來的農作物需要銷售,於是較大的企業會找來這些農民合作,收購他們的產品,以企業品牌進行行銷。今天我們看小農,或者是新聞媒體常指稱的小農,不是就他們的種植規模來看,而是就品牌行銷面而言,這群人自己種自己賣,他們去創造自己的品牌來銷售自家的產品。


我們想要吃得健康 所以需要小農?


當我們了解到「小農」是指自己的品牌自己做時,我們應該來矯正長期以來我們被誤導的概念:小農一定是有機。現代人重視健康,所以對於有機農產品有相當迷信,認為有機產品一定健康,小農一定指種植有機產品。這大概是長期價格因素所造成的迷思,怎麼說呢?因為有機產品在施作的過程中產量較少,以標榜未噴灑農藥的有機農作物來說,自然防蟲的效果當然比不上農藥防蟲,能收成的量也就少,物以稀為貴,價格自然高。

那麼小農的產品也通常比市場價格高一點,就是因為是有機農法耕作?這個是大多數人在價格面上會把小農產品跟有機農品畫上等號的原因。但是這並不是導致小農產品價格較高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是有小農種植有機農品,所以產品較貴,但也有部分是因為小農經營自己的品牌需要較高的成本。如果這些農民直接將商品賣給大企業,由知名的品牌替他們行銷,將大量相似的商品統一行銷,再加上量多,價格自然會比自營行銷來得低。

我們真的是因為想要健康生活,所以需要小農嗎?小農並不等同於有機,因此也無法全然跟健康畫上等號,或者只是消費者對於知名品牌的不信任。


小農好小農好 但其實還是有隱憂


由於人們對於大品牌的越發不信任,所以傾向於支持小農商品。這些如同雨後春筍般在電子商業時代來臨的現在冒出的小農們,他們多數利用網路行銷,有些賣他們的特殊農法,有些則是賣他們的創業故事以及經營理念。消費者對於有理念有想法的人總是支持,於是消費者願意花多一點的錢買他們的理念,再加上對於大品牌的不信任,近年來,大家越來越肯定小農的價值。

但是小農雖好,但是還是有隱憂。人們常以為小農因為不是大的品牌,所以不會有食安問題,但是事實是,小農或許不會有黑心的食安問題,但很有可能有一些自然的食安問題,像是食品源汙染的問題,對於消費者來講或許不會想太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一定規模的品牌與企業,在品質控管方面會較為用心,因為他們不可以出一點點小差錯,不然會被民眾放大檢視跟公審,而小農呢?當然不是說他們的品管不用心,但是必須承認因為規模較小,所以在不管是品管也好,或者是發生問題後的後續追蹤處理上都沒有辦法像大品牌那樣快速有效,其實就是某部分的食安潛藏危機。

大品牌會有大品牌的缺失,但是小品牌也會有小品牌未能顧及的地方,這也是小農正亟需面臨的挑戰。


面對農業跟消費者 政府可以做什麼


小農一個很大的困境就在於規模小,在許多發展上還是有所限制。「民以食為天」,政府似乎也不能坐視不管,眼看著國民對自己的土地生產的產品失去信心,要怎麼讓消費者對大品牌重拾信心,又怎麼樣讓有理想抱負的小品牌可以做得更好更完善,這絕對都需要政府的介入,需要有更完善的法規,更重要的還是產品的生產履歷,讓不管大品牌或者是小農,消費者足以相信,我們吃下肚的東西是安全的。

本篇文章從小農為什麼崛起講起,探討了人們支持小農的原因以及小農可能會有的問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或許應該更有智慧,去思考,我們為什麼消費,是因為輿論的風向說好,所以好嗎?還是我們是為了支持某一群人的理念,或者是讓我們的每一筆錢都花得有價值,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在消費前,或許該多加思考。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巴西的雨季與星巴克的股票--談公平貿易





“If it’s raining in Brazil, buy Starbucks.”
這句話來自美國經濟學家Peter Navarro,翻成中文是「當巴西下起雨來,去買杯星巴克吧」,究竟巴西的雨和買星巴克有甚麼關係呢?

為甚麼是巴西?


我們先來看一張世界地圖,就不難理解為甚麼是巴西。

紅色部分為咖啡帶,巴西位於南美洲的鮮黃色部分。


咖啡豆屬於熱帶作物,最佳的種植範圍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也就是俗稱的「咖啡帶」。因此,熱帶國家如:巴西、墨西哥、祕魯、巴拿馬、肯亞、衣索比亞以及葉門、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等,都是著名的咖啡豆產地。其中全球前三大咖啡豆出口國分別是巴西、越南和哥倫比亞。巴西作為全球咖啡豆出口最多的國家,因此被Peter Navarro拿來代表整個咖啡豆出口國,似乎不會太過分。

巴西的咖啡種植園


雨季與咖啡貿易


咖啡豆的種植對於氣候條件非常要求,除了需要充足的陽光,還需要充沛的雨量以及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形。咖啡樹一年大開花約2~4次,開花期間尤其需要足夠的降雨,果實才會長得飽滿而厚實。「當巴西下起雨來」,表示咖啡農今年的收成可能會不錯,咖啡農會因此笑得比較開心嗎?很遺憾,答案卻是「不一定」。

在台灣,我們常看到果菜農因為產量過多導致價格大幅下跌,憤而將蔬果丟進河裡或是放任其爛掉的新聞。在咖啡豆產業也有相同的問題,當全世界的咖啡供給上升,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咖啡豆的價格勢必下跌,影響咖啡農的利潤。




咖啡豆慘跌 政府也推了一把?


然而,大部分出產咖啡豆的國家屬於非工業化國家,熱帶栽培業通常是國家最主要的經濟命脈,政府鼓勵民眾大量投入熱帶栽培業,包括可可、咖啡豆等,藉以賺取外匯(不知道甚麼是外匯?)。各國政府大力推動的結果,就是世界咖啡豆產量不斷上升,而價格也就更是一落千丈。


星巴克與公平貿易


咖啡的收成受到氣候的影響很大,價格也因此容易波動。目前,全球的超過半數的咖啡豆都來自於小規模的咖啡農園,而咖啡批發商卻大部分是已開發國家的大公司。這些大公司為了在咖啡產量波動時維持利潤,以非常低的收購價格和小農園訂定契約,小農園也被迫只能給予員工較低的薪資以求取利潤。一層一層的剝削之下,咖啡貿易並沒有達到傳統貿易理論下「貿易使雙方受惠」的結果,反而是大公司單方面獲取暴利,而小農園承受不合理壓榨。因此國際上某些團體主張以「公平貿易」來消弭雙方不合理的利潤關係。




全球化下的「不公平」貿易?


「公平」貿易隱含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普遍的國際貿易是「不公平的」,這對於一般奉公守法的企業是一個很嚴重的苛責。一般來說,貿易理論中有幾個基本假設,包括:擁有充足的市場資訊、有完整的信貸機會以及具備因應市場資訊變動的技巧與能力等等。

在這些假設下,貿易會讓貿易雙方受益,不論哪一方「賺」的比較多,雙方整體的效率都會提升,生活品質會比貿易前更好。然而,現階段的咖啡農並沒有以上假設的能力和資訊,因此我們應該說,咖啡產業的「不公平」是一種市場失靈[1],而非一種對已開發國家的嚴正指控。



公平貿易


西元2000年,星巴克宣布成為「公平貿易」企業,意思是星巴克與FLO簽訂契約,成為販售公平交易咖啡豆的通路之一[2]。公平交易咖啡設定一個「公平底價」保證給予咖啡農每磅咖啡得到一定的收入。這個公平底價(或公平價格)是透過對話的方式產生,不僅考慮生產成本,更計入永續發展與環保的成本。然而,不論是咖啡的出口商(小農)或是進口商,都需要額外負擔一筆「認證費用」,有些公平貿易的反對者認為這種「保護」違反經濟效率。





一杯咖啡的成本佔幾成?



喝咖啡的人多半都會有不慎打翻咖啡的經驗,如果有讀者曾經在星巴克打翻咖啡,就知道打翻咖啡有時候不是一件太壞的事情,因為星巴克的店員總是會笑笑地幫您清掃乾淨,並且再重新給您一杯全新的飲料。

有些人可能會因此懷疑這一杯一百多塊的咖啡,成本到底有多低?這個企業是不是賺取暴利?不然怎麼不怕虧本呢?事實上,根據成本分析,一杯咖啡中房租與人事成本大約佔60%,而咖啡豆最多只佔10%,其餘為零星費用及提攤。一杯150元的咖啡中,咖啡豆的成本只佔了15塊,這15塊還包括咖啡豆中間商的利潤,真正進到咖啡農口袋的遠遠小於這個數字。
  

星巴克的暴利?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問「星巴克不是標榜使用公平交易咖啡豆嗎,怎麼可以這樣賺取暴利?」這個想法其實有些過度正義。星巴克身為一個企業,當然是以賺取利潤為目的,而事實上,星巴克提供給客戶的也不僅是一杯咖啡,還包括店內溫馨的氣氛、舒服的裝潢,以及店員的服務,把這些成本也算進去,星巴克的一杯咖啡成本佔七成,是否還會有人質疑他們獲取暴利呢?



巴西的雨季與星巴克的股票


那麼,說了這麼多,巴西的雨季和星巴克到底有甚麼關係呢?

事實上,"When it’s raining in Brazil, buy Starbucks.”隱含了另一種意義是「當巴西下起雨來,去買星巴克的股票吧!」剛剛提過,巴西的咖啡豆產量取決於該年花季前的雨量夠不夠,當巴西雨量充足,表示咖啡豆很可能會盛產。咖啡豆盛產造成國際咖啡豆價格的下跌,表示咖啡店的原物料下跌了,利潤自然就增加了,因此Peter Navarro才會要大家見微知著,趕快去購買星巴克的股票。事實上,星巴克之所以在眾多咖啡業者中獨占鰲頭,靠得是管理階層對咖啡豆良好的控管能力,以及親近消費者的企業的理念。





公平貿易可能不是長遠之道


看完這麼多分析,我們會發現即便已經得到公平貿易認證,享受公平貿易的保障價格,咖啡農的收入依然十分低廉,我們應該將這個低廉的價格歸咎於咖啡豆的產量過剩,而非大企業的惡意剝削。懂一點經濟學的讀者可能會明白,當供給已經超過需求,而「公平交易」又提高了咖啡豆的收購價格,這只會讓更多人投入咖啡豆產業,造成咖啡豆產量持續增加,實際上的市場價格則將更加下跌,治標不治本。

公平貿易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但畢竟保證最低收購價格還是一種干預市場的方式,長久而言將使咖啡豆的生產更加沒有效率。我們可以說「公平交易咖啡豆」賣的是一種理念,期許能透過消費者對咖啡產業的認知,多付一點錢去改善咖啡農的生產環境,然而,消費者願意多付這一點錢到甚麼地步,這種認知能維持多久、感化多少人?這些都是不確定的。









[1]在競爭狀況下,無法達到完全競爭市場所假定的柏拉圖效率點,稱為市場失靈。請參考wiki
[2] FLO: Fair Trade Labeling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國際通平交易標籤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