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匯率如何決定,以及央行如何累積外匯存底。央行在外匯市場收購外匯,只是將財富由民間部門轉移到政府部門,整體的國家財富並不會因此增加。然而,政府卻必須為收購外匯的作為支付龐大的利息支出,為甚麼要這樣呢?
貶值救出口?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央行希望台幣能夠貶值,刺激台灣的出口產業。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太過分的猜測,美國財政部在今年四月底發出一份報告,在報告中將台灣列入「觀察名單」,理由是台灣「持續單邊干預外匯市場」,根據調查,台灣央行經常在尾盤阻止台幣升值[1]。
問問:為了貶值,有必要犧牲這麼多嗎TAT?貶值到底有甚麼好處啦!
聞聞:別急別急,這不是來了嗎~
Z──貶值的好處
台幣貶值後,外幣的購買力相對上升,以外國貨幣購買台灣商品就相對便宜,對外國顧客來說,就更有誘因購買台灣的商品,因此可以預期出口的量勢必將增加。
但是若是以出口額來計算,就不一定囉!
因為,出口額=出口數量*出口價格
如果是以台幣計算出口額,出口數量增加,出口價格不變,當然出口額上升。
如果以美金來計算出口額,出口數量雖然增加,但以美金計價的價格下跌(記得前面說過台灣商品因為貶值變便宜了),那麼出口額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
除了出口額不一定會上升之外,貶值這把雙面刃,當然也會有一定的壞處。
B──貶值的壞處
台幣貶值表示台幣的購買力下降,對進口業者來說,進口成本提高了,利潤當然就下跌了。舉例而言:塑膠的原料是乙烯、丙烯、苯等等,這些原料進貨價都是以美元為計價基礎,所以台幣貶了,成本當然就跟著提高了。讀者如果有興趣知道各個產業受到台幣貶值的影響正負及大小,可以參考2000年的這篇文章,裡面有詳盡的解釋。除了進口產業外,消費者也同樣蒙受其害,因為所有進口品都悄悄「變貴了」。
看到這裡,讀者應該已經明白,台幣貶值有利有弊,這邊暫且不談亞洲各國的貶值競賽[2],長期的貶值政策除了對進出口雙方與消費者有不同影響外,也可能造成長期受益的出口廠商缺乏產業升級的動機。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不受匯率保護的出口商,他必須隨時擔心因為各國匯率的浮動對其產品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他較可能會花較多心力在技術研發及產業升級上,力求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力;反之,一個知道自己受政府匯率政策保護的出口商呢?他只要確保自己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能夠維持低價就夠了。一旦外國也加入了貶值的行列,「安逸」的出口商優勢不再,這些疏於產業升級的出口產業很可能全數遭到淘汰。
等等,還有一個問題。
央行如何解決龐大的利息支出?
為了降低定期存單的利息支出,央行就勢必得施行低利率政策。該利率指的是「中央銀行利率」,包括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等等,簡單而言,就是民間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的利率[3]。
中央銀行利率調降代表甚麼意思呢?表示民間銀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下降,也就是借款的成本下降,銀行向央行借款的意願上升。既然民間銀行借款的成本下降,就更有誘因將手上空閒的資金貸放出去。因此低率政策下,民眾更有餘裕從銀行借錢投資各種房地產,導致房價飆漲。
另外,我們也可以一起思考,低利政策下誰得利、誰受害呢?一般而言,大多數的借款者都是不乏資金的企業家;而會把錢存入銀行的大多是市井小民,低利政策表示錢存入銀行後,利息變少了,這可以說是對存戶變相的課稅。
總結
在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央行的組成與政策目標,接著我們了解甚麼是外匯存底,以及外匯存底如何累積,最後我們簡單分析了央行長期實施貶值以及低利率對一般大眾造成的影響。貶值對於有出口產業有利,因此某些企業家對台幣貶值樂見其成。然而貶值是一把雙面刃,在拯救出口的同時,卻也可能損害小小民眾的權益,期待讀者們看完這一系列的文章,對央行的政策有更多理解,並且可以在看新聞時能有更多不同層面的思考與批判。
-
[1] 自由時報,http://m.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984934
[2] 競貶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想知道更多請看《白鯨記》,http://talkecon.com/12a_god_perng/#fnref:1
[3]事實上,中央銀行利率和民間銀行業之間的「隔夜拆款利率」幾乎是亦步亦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