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否定中國在南海諸島所聲稱的主權,此案一出,菲律賓人笑了,中國人卻怒了。仲裁結束後一周,網路上出現了「棒打美國鼠」的視頻,究竟虐鼠和中國領土有甚麼關係呢?這得從認識民族主義開始談起。
什麼是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是以「民族」為基礎,做任何事情以民族的利益為優先考量。由於民族的定義很抽象,可以是一個國家、族群,也可只是說著相同語言的人,端看這群人的「利益」是否相同。也正因如此,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經常無法區分,民族主義常被執政者濫用,作為穩定政權、擴張勢力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的納粹政權和義大利的法西斯政權就是極權政治打著民族主義招牌,行侵略他國之實的經典案例。
中國民族主義的崛起──五四運動
事實上,此次虐鼠事件並不是中國第一次爆發排外風潮,早在清末列強瓜分中國時,中國的知識分子便開始蠢蠢欲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列強在法國召開巴黎和會,將同為戰勝國的中國領土山東權益裁判給了日本,引發知識分子的不滿。當時由於胡適推廣白話文運動,讓知識、資訊能夠跨越藩籬向基層民眾傳遞,中國境內爆發了由始以來規模最大的學生運動,參與者尚包括一般市井小民以及工商業者,他們喊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最後成功阻止官員簽訂凡爾賽條約,這便是著名的五四運動。
扭曲的民族主義
五四運動雖然讓彰顯了中國日益擴張的民族主義,然而1990年代以來,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共產黨政權一個個瓦解,中國政府便有意將民族主義作為穩定政權、凝聚民眾的手段。當共產主義逐漸失去說服力,中國政府開始提倡所謂的「中華民族主義」,以中華民族為基本單位,四兩撥千金的解決了境內多民族之間的民族問題。如此一來當國內外有「違背黨中央」的威脅或疑慮時,中國便能夠將之扣上「不愛國」的大帽子,讓民眾群起而攻之。
所以,南海仲裁到底關那三隻無辜的小老鼠甚麼事?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已經有一些頭緒,中國在南海仲裁中失利,引發民眾對美國及菲律賓反感,事實上是中國官方長久以來鼓吹中華民族主義的結果。中國作為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官方卻自願擁抱全球化,開放外資讓中國享受到了資本主義的富裕,外國也享受到大量廉價勞力及廣大的市場。中國雖然看似逐漸西化,然而政府對愛國主義的刻意宣揚,卻讓每個中國人在接觸西方時如打了預防針一般,心中有一條愛國的底線,當西方的價值觸碰到這條底線時,愛國的基因啟動,此時,中國人與西方人不再友好,而是最大的敵人。這也就不難解釋,南海仲裁後,中國人群情激憤,虐鼠、拒吃肯德基等事件頻傳,甚至有民眾喊出「宣戰」、「自願參戰」,卻不見中國官方出面發言澄清的原因了。畢竟,若是沒有人民的支持,政府在外跟人吵得臉紅脖子粗,即使勝利了,似乎也毫無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